安徽农垦集团



打稻机旁的笑声

发布日期:2019-10-24 浏览次数:17362

老屋的墙角还停放着一台脚踩的打稻机。每当看到它,我就想起刚实行土地承包到户时的情景。那是1982年,皖河农场率先在安徽农垦实行土地到户承包责任制。人们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,干劲特别足。当时,我家也分到11亩田,哥哥是种田能手,把庄稼种得特别好。临近“双抢”,嫂嫂犯愁了:家里只有哥哥力气大,那么多稻子怎么能脱粒下来?哥哥说:“你放心,明天我去买台打稻机,用它打稻就省力啦。”

过了两天,哥哥真的从石牌买来一台打稻机。刚买回来时,隔壁的朱叔叔看到打稻机说:这机子打稻比用禾桶掼稻还快些吗?第一次打稻时,左邻右舍都来看。哥哥把打稻机踩得“嘎嘎——”响,左一打,右一抖,反复几下,稻粒就脱下来了。大家纷纷叫好。汪哥等几个邻居还主动帮我家干了一天活。

到了傍晚,我听哥哥说:“今天,我家收了3亩多稻子,估计亩产能有800多斤;以前吃大锅饭时,全队亩产才500多斤。涨了300多斤,土地承包到户确实好。”“土地到户,基肥足、除草细,我从小到大也没看到过有这样长势好的稻。”汪哥说。“前年‘双抢’时,雨天多,稻子发芽了,队里按户分了芽稻,还受到大队批评,扣了我们工分。现在,我们不缺粮了。”汪嫂接过来说。

打稻机打稻比禾桶掼稻快得多。没几天,队里又有好多家买了打稻机。乡亲们你帮我、我帮你,“双抢”进度很快,比往年提前10天结束了。那一年,全队仅一季早稻就增收9万多斤,田地里、稻场上,时时荡漾着欢声笑语,人们开始幸福着自己的幸福。

2000年以后,皖河农场人纷纷外出做白案,“馒头经济”成了当地人收入的半壁江山,土地也向种田能手流转。脚踩打稻机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,大型联合收割机普遍使用,但我还是常忆起那打稻机,它见证了农垦改革给人们的喜悦和幸福,见证了大包干给农工带来的实惠。 (朱增银   皖河农场有限公司)

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

二维码
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汇瑞胶业 汇瑞胶业 汇瑞胶业